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11章 诱惑(1 / 5)

而李安手中,多了一份效忠的盟书。这意味着,桑多斯已预先写下尊奉大梁为宗主的诏文,呈于李安。一旦他成为草原可汗,这份盟书将成为最强有力的凭证,象征着向大梁称臣纳贡。

随着桑多斯的离去,李安命人开启城门,将满载货物的车队和一对对如粽子般捆绑的人带入城内。面对这些俘虏,李安并未过分苛责,仅令他们被安置于空旷之地,允许其原地休憩,并保证了充足的食物供给,尽管给予自由解除束缚是不可能的。

李安非慈悲泛滥之人,对这些胡人始终保持着警惕。他深知,若稍有松懈,便会遭到反噬,哪怕是己方任何一名士兵受伤,也是他不愿见到的结果。李安在此处展现了他的明智与决断。

次日,随桑多斯而来的胡人整装撤退,队伍中融入了由铁牛率领的千人大梁士兵,他们装备着火枪、充足的手榴弹,甚至携带了一门火炮及开花弹——李安精心研发的空心弹,而非实心炮弹。因草原之上缺少坚固城墙,部落间仅以栅栏相隔,故实心弹效果有限,而开花弹则威力显著。

随着胡人的远离,李安整顿军容,准备班师京都。至于嘉峪关,他并未交还给先前的守将,而是重组撤回的老兵,精选一部分人随行,余者留驻于此,守将则从南山军中精心挑选,他们是李安心中对大梁、对梁清云最为忠诚的力量。

而剩余的火炮,他未携走一枚,尽数留存于嘉峪关。

至于前方的玉门关,李安既未亲自前往,也未遣兵接触。他的策略简单而明确:对手十三王爷坐拥十万雄兵,纵然大梁军力强盛,正面冲突亦难占优势。

此前之所以能击溃胡人,多依赖坚固城墙与巍峨城楼,一旦转为攻方,恐将付出巨大代价。因此,李安意欲将嘉峪关作为大梁最后的防线,隔绝十三王爷于外,确保国境的安全无虞。

在那雄伟的嘉峪关深处,十三王爷的军队若意图闯入,无疑是痴人说梦。

哪怕对方以十万之众,欲借道嘉峪关,直指京城,其难度亦堪比登天。提及十三王爷,不得不提,此刻的他已风闻此事。这里的一举一动,皆在他的密探监控之下,就如同胡人大军的影子,背后总有十三王爷的眼睛,紧盯着事态的每一丝波动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