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火鸟小说网>历史军事>织明> 第一百六十章:五五开?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六十章:五五开?(2 / 3)

不过,对于高名衡提议重赏丁启睿、左良玉所部官军,而对勇毅军和保定军略显寒酸一些,他却心中有些许不忍,竟在大殿上安慰起永宁伯来。

张诚虽然表面上一副受宠若惊的神情,但在内心却对此嗤之以鼻,因为他十分清楚,朱仙镇那边的战事还存在着极大变数!

就是现在,他都没有做出决断,究竟是杀过去帮左良玉一把,还是看着他与闯贼互相消耗呢?

凭借着仅存的一丝记忆,张诚知道朱仙镇大战的结果是——闯王大获全胜,可这一战的过程究竟如何,他却完全不知道了。

只记得闯王挟朱仙镇大胜余威,再次兵围开封数月之久,最后掘开黄河——水漫开封城!

“高抚台,现在谈论劳军事宜,会否为时过早啊。”第一个质疑的声音,来自于保定总督张福臻之口。

听了张福臻的话后,周王朱恭枵略显不满,开口道:“张督,何出此言?若非朱仙镇军情紧急,贼寇何以丢弃如此诸多粮草财帛,急急奔走而去呢!”

张福臻自然不好反驳周王千岁,他面色慈祥地望向张诚,说道:“王爷,闯逆势大,非一战可败之贼,其之所以急急而走,意在抢占朱仙镇周边地利之势,以图阻丁、杨二督与左平贼所部官军,使之不得再进,无法与开封成互为掎角之势,非是败军之象也,至多也就相持罢了。”

其实,早在陶家店渡口的时候,张福臻就已经与张诚一起分析过当前局势,适才这番话虽然出自他的口,但却代表了他和张诚两个人的意思,也即代表了北方援豫大军集体的意见。

“贼若非情势紧急,何以丢弃两万多石小麦和豆子,不随军带走呢?”

面对布政使梁炳的质疑,张福臻抚恤不语,却微笑着看向永宁伯张诚,显然他不想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,而是在催促张诚出来说话。

“藩台莫及,且听本伯一言!”

大殿上众人见张诚说话了,纷纷转头望着他,想要听一听他对此又有何过人的见解,在众人注视之下,永宁伯张诚缓缓说道:“南来援军虽号称四十万,然其实有,至多超不过二十万人马。

丁督本部只有两万余兵马,杨督麾下兵马更少,只有一万上下,其中又只虎帅营中数千,堪称精锐,余者不言也罢。

惟平贼将军左昆山,拥军最众,足有十四五万之多,然却也是营头林立,未必就能如臂使指般,做到完全掌控,令行禁止。”

张诚说到这里时,目光停在了河南巡抚高名衡的脸上,问道:“高巡抚以为凭借这些,真的可以在朱仙镇击败李贼吗?”

高名衡面上略显不悦之色,他凝视着张诚,反问着:“依永宁伯之意,我等要大军尽出,在朱仙镇被扎营列阵,与丁督、左将军夹击李贼么?”

不止是高名衡一人,大殿内的一众文武官将都将目光集中到永宁伯身上,期待着他的回答,就连周王朱恭枵也是如此模样。

永宁伯看了看殿内众人,微微一笑,道:“诸公请想,李贼与曹贼合流一处,拥贼兵十数万众,更裹挟饥民数十万之多,今又是挟横扫中州之余威,岂是轻易可杀败的嚒?

且不言其营中悍勇老贼就有数万之多,就是那数十万裹挟之饥民,杵在那里毫不反抗的让我等斩杀,怕也要数日之功吧,到时我军将士筋疲力竭之际,贼军精锐尽出,又以何与之战?”

张诚言到此处略微一顿,才继续道:“诸公要知,李贼如今虽势力大张,然终究是流寇之做派,仍犹如无根之木一般,一路杀来,拔城不断,全靠劫掠维持粮草开销,必不得长久。

而今开封城下之战,于我乃守护国本根基之战,若开封有失,则中州大地尽入贼手,数百万子民再不得沐皇上天恩。

诸公再想一想,若李贼攻取开封后,以此为基,四处派官抚民,进一步收拾人心,再耕田以为军资,募兵征略四方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